序号 | 发言人 | 发言者简介 | 发言题目 |
1 | 石竹青 |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 | 在新一轮传媒竞争中再谈电视传媒的审美呈现 |
2 | 杜志红 |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| 女性的新媒介影像操弄与自我建构 |
3 | 郝建国 | 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| 从媒介视角看电影的现实意义 |
4 | 陈文敏 |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 | 媒介域转场形式下传统节日的视像生产与效力重建 |
5 | 金 韶 王 星 |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;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学生 |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记类影视和出版的发展策略研究 |
6 | 陶赋雯 | 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 | 影像的“招魂” ——新世纪日本战争电影记忆符号型构研究 |
7 | 张彦华 |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| 网络视频著作领域利益平衡机制的优化研究 ——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|
8 | 周子云 |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| 当代电子媒介节目主持传播关系的功能 |
9 | 李 芸 吕 萌 |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| 基于传播意识观的原创文化节目呈现 |
10 | 张一骢 |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| “表情包”的交往伦理:表情包图像的交往行为分析 |
11 | 李 欣 |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讲师 | 媒体原创力不足机理分析 |
序号 | 发言人 | 发言者简介 | 发言题目 |
1 | 刘永宁 宋雨婷 |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;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硕士生 | 仪式˙符号˙力量˙美感 ——奥运宣传片的主题呈现与类型发展研究 |
2 | 柳邦坤 陈 策 | 淮阴师范传媒学院教授 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学生 | 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中国纪录片传播国家 形象问题研究 |
3 | 许爱珠 邓云霞 |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| “虚实”之间:电影《村戏》的疯癫影像 叙事解读 |
4 | 战 迪 |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| 从政治逻辑到文化逻辑:建构国家形象的 当下选择 |
5 | 束秀芳 |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副教授 | 恒量 变量 融量——新时代中国精神价值观念影视传播的三重话语逻辑 |
6 | 杨 铮 |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副教授 | 关照现实,跨越国界 ——贾樟柯影视作品及其跨文化传播分析 |
7 | 丁 钟 程欣悦 |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讲师;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生 | 西方危机与东方威胁:国家形象的“他者化” 建构 |
8 | 李一君 |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 | “少数民族电影”与“华语电影”概念的时代内涵 |
9 | 李文英 |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| “诗学”向度的影视人类学之宏观考察 |
10 | 郑英明 |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讲师 |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东北城市形象建构及其文化阐释 |
11 | 金 鑫 |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 | 丝绸之路商业影像隐喻艺术解析 |
序号 | 发言人 | 发言者简介 | 发言题目 |
1 | 张智华 宋 斌 |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;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| 中国垂直类网络直播平台得与失 |
2 | 赵 曦 史哲宇 | 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高级编辑;国家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记者 | 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用性研究 |
3 | 郭小平 张小芸 |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教授;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生 | 计算传播学视角下短视频的类型化推荐及优化策略 |
4 | 于凤静 |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授 | 非遗网路直播策略思考 |
5 | 韩 鸿 何胤强 |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| 选择性专业化与多元化营销:新媒体背景下县级电视台的破局思路 |
6 | 王 锟 苏 静 |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副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讲师 | 从UGC到MCN:短视频行业制作模式之变 |
7 | 李 剑 羿非易 | 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 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硕士生 | 论原创视频审美价值的提升策略及意义 |
8 | 孙光磊 |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副教授 | 新消费背景下游戏产业的新发展 |
9 | 黄 艳 |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 | 5G融入中国视频网站发展的新探索 |
10 | 石力夫 |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| 获客之道——“一条”视频创作及理念分析 |
11 | 张 捧 杨 勤 | 河北传媒学院讲师 河北传媒学院讲师 | 算法新时代下的新闻采编方式研究 |
序号 | 发言人 | 发言者简介 | 发言题目 |
1 | 史博公 吴岸杨 |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研究所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生 |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的银幕呈现 |
2 | 孟 君 |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| 互嵌式结构视阈中的1997电影现象 ——一个电影社会学的考察 |
3 | 虎维尧 | 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| 百年华语电影中的家国想象 |
4 | 邵雯艳 |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|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动植物类纪录片的演进与发展 |
5 | 林进桃 |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、云南大学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 |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题材电影中“美好生活” 叙事伦理研究 |
6 | 曲 朋 |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| 试论中国动画的民族化美学特征1949-1966) |
7 | 贺 蕾 | 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副教授 | 谁的体育,谁的皇后:中国电影史上的两部《体育皇后》体育观 |
8 | 黄勇军 |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副研究员 |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对小说创作的“反哺”现象新论 |
9 | 林吉安 |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讲师 | 映演中国:多重话语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放映 |
10 | 王 蒙 | 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| 沦陷时期南京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与运行 |
欢迎光临 电子科技大学 (http://www.zhihuishenghuo.cc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